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3512|回复: 0

发展红旗渠旅游事业 弘扬民族精神正能量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0

回帖

62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23
发表于 2015-12-31 10: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时貊 于 2015-12-31 10:17 编辑

   
发展红旗渠旅游事业    弘扬民族精神正能量
                        ——红旗渠水利旅游发展探究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十万林州儿女历时10年,依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水利工程,是林州人民在太行山上铸起的一座山碑,是全国水利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新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更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红旗渠自建成以来,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水利功能,延伸服务领域,在服务工农业用水的同时,全力打造红旗渠水利旅游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破茧:逆境逢生,再塑丰碑
    “劈开太行山,彰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林州人民当年修建红旗渠的真实写照。
     太行山在林州段称为“林虑山”,它断崖高耸,沟壑纵横,被专家学者誉为“北雄风光最胜处”。红旗渠水利工程就修建在林虑山崇山峻岭之中,像蓝色飘带缠绕其间,如银带似明镜,挂在山腰,嵌在峡谷,渠水蜿蜒,蔚为壮观。其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红旗渠风光,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按照当时经济指标计算,红旗渠总投资6865.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25.98万元,占总投资的14.94%,其余为自筹资金。如果把修建红旗渠所挖砌的土石方筑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它的长度可以从南国的广州一直连接到北国的哈尔滨。
    红旗渠建成后,数十万人民群众饮水困难得以解决,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自然环境。红旗渠建成之初至上世纪70年代,年均引水3.4亿立方米,八十年代年均引水2.7亿立米,九十年代锐减为1.4亿立米,近十多年来,红旗渠年均引水2亿立米。红旗渠自1965年开灌运行50年来,累计引水125亿立方米,农业供水70亿立米,灌溉农田46.5万亩次,增产粮食17亿公斤,红旗渠的建成不仅有效改善了林州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林州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林州人民誉为“生命渠”、“幸福渠”。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红旗渠灌区工程日渐老化,引水量骤减,红旗渠管理处试着将其谋一条出路。1990年,按照时任河南省省长李长春“把红旗渠办成旅游胜地”的指示,红旗渠这一重要水利工程有了新的定位,那就是用景区门票收入贴补渠道运行,“以景养渠”,持续发展。红旗渠管理处干部职工发扬红旗渠精神,自筹资金,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先后建成红旗渠景区分水苑和青年洞两个景点。
    红旗渠分水苑以红旗渠纪念馆为基础,分布有红旗渠标志性建筑分水闸、红旗渠纪念碑、分水岭双孔隧洞等景点。青年洞景点以修筑于峭壁之上的616米长的青年洞为中心,是红旗渠艰苦创业的实景场所,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这里镌刻有李先念题写的“山碑”和江泽民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的摩崖石刻,有“虎口崖”、“神工铺”、“洞中岁月”、“一线天”等景观,有“鹊桥”“滑道”“栈道”“步云桥”“渠中游艇”等旅游设施。为了再现当年修渠时艰苦的劳动场景,景区增设了观赏性、参与性强的表演项目和互动项目。如凌空除险表演,再现了当年除险队员飞身悬崖、凌空作业的惊险震撼场景;铁姑娘打钎既有观赏性又可亲自参与体验一下劳动的艰辛;好铁匠表演充分展示了艰苦年代的自力更生、勇于奋斗、争取胜利的精神。
    一流的服务创建一流的品牌。红旗渠景区通过近20个春秋的精雕细琢,连续取得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地质公园、新中国60年地标标志等众多国家级品牌和荣誉称号。
展翅:自我跃升  勇续传奇
    历史的时针转到了2010年,红旗渠列入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录,成为了景区大力发展的触发点。全国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为红旗渠带来了新挑战。其一,红旗渠景区游客大量增加,旅游旺季,单日接待量过万人。其二,原有景区设施已运行二十多年,景区场馆、道路、停车场等服务设施狭小老化,装备老化。其三,游客品位与要求越来越高,景区服务水平与现代发展已不相适应。面对发展机遇,是干还是不干干?红旗渠管理处作为一个科级单位,一边是每年收入 2000余万元,除去职工工资、基本开支,维持现状、舒舒坦坦过日子;一边是抓住机遇、整合资源、重新上阵,压力不小,还可能干不好。红旗渠的传人只会选择后者,对红旗渠景区整体进行改造,势不可挡。箭,满弓在弦,不得不发;茧,非破不可,不破不立!
      红旗渠管理处处长王广周在领导班子动员会上讲到:“红旗渠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可以争取到国家扶持资金,机遇难得,不能不干;在红旗渠事业整体运行管理中,景区收入占全处收入的70%之多,不干就意味着不给红旗渠看摊,意味着对红旗渠事业不负责任,形势所迫,不得不干,所以要干,大干,还要干好。”在最短的里时间内形成共识,他们启动了总投资1.5亿元的红旗渠景区整体升级改造工程,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景区品质提升期。
     红旗渠景区整体升级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鲜明特征,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高”、“大”、“难”、“狠”四字上。
      一是“高”,规划设计定位高。规划设计是项目之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的品位和成败,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红旗渠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记,景区的规划建设则是种精神层面的对话,是一个文化的共鸣和碰撞。2010年8月,红旗渠管理处聘请了国内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界享有盛誉的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来完成规划设计,其首席设计师俞孔坚院长以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对红旗渠精神的深邃理解对红旗渠景区进行国际水准的定位,并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红旗渠文化特色。规划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线,突出“红色旅游”的主题概念,彰显中国水文化建设的时代丰碑,以国家5A级旅游区为建设目标,将红旗渠景区建成配套设施完善的四个功能区,即红旗渠纪念馆展览展示及红色培训教育区、分水苑中华水利科普展示园区、青年洞艰苦创业体验区、络丝潭生态休闲区。
      规划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原地形与植被,做到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景观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当地材质,突出地域特色;绿化树种最多选择林州乡土植物品种,减少建设工程量,降低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主体建筑之一青年洞主入口标志性建筑——“红飘带”廊桥,用充满豪情的红色浪漫主义手法,在非常局促和复杂的地形中,用一条蜿蜒盘旋的空中步道,巧妙地解决了人流交通、车流组织、空间体验、科普教育和景观保护等一系列挑战,用最少的干预和当代的语言,在尊重红旗渠伟大精神和壮丽景观的同时,阐释了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纪念馆馆体形态则犹如舞动的渠、灵动的水,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和精神的升华。
      二是“大”,建设规模大“大”。红旗渠景区整体升级改造项目规划面积80公顷,目前核心景区面积已达到150公顷,是原来的 2 倍。青年洞景区新建了全长351米的主入口红飘带廊桥,建成了11000余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建成了2000余米的景区旅游道路;延长了青年洞景区旅游线路,由原来的600米延长到3369米,是原来的5倍之多。分水苑景区主要建设了包含票务、卫生、旅游厕所等功能的游客服务中心区、20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轴线景观工程和新建红旗渠纪念馆等。建成后的分水苑景区占地500余亩,是原来的8.3倍;纪念馆建筑面积6388平方米,是原来展馆的9.2倍;布展面积2950平方米,是原来的8.7倍;展线长度515米,是原来的1.6倍。
      时间跨度大。红旗渠风景区整体升级改造工程从2010年8月开始规划,2012年5月开工建设,2014年5月1日纪念馆开馆迎宾,2015年后期完善,共经历了两年规划期,三年建设期整整五个春秋。
      三是“难”。“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在景区整体升级改造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遇到了诸多困难。但红旗渠人不折不挠,以当年修建红旗渠的那么一股劲儿,以敢想敢干、无惧无畏的拼命精神,以决心再造“新的红旗渠”的勇气和信心,克难攻坚,迎接挑战,确保了升级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融资难。景区整体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概算1.5亿元,除努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外,其余都需要红旗渠管理处自筹。对于一个有着500余职工、年收入2000余万元的自收自支单位来说无异于蛇吞象,既要保证职工的工资发放,还得保证全处的正常运转,难度可想而知。但当代红旗渠传人骨子里就有红旗渠精神这种基因,在魄力与使命并存、坚毅与睿智兼具的红管处班子面前,在意气风发、激情似火的干部职工面前,敢叫高山低头,誓让困难让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发动职工捐款195600元启动了规划,集资1680余万元筹措了贷款自有资金,通过农发行贷款7500万元,保证了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协调难。2012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2013年红色旅游投资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一个月时间内完成红旗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项目急需提供的各类相关手续,涉及发改、环保、土地、文物保护、林业、住建、旅游、水利等十多个部门,其中纪念馆建设必须经中办、国办批准,文物保护范围内所有工程建设须经国家文物局核准。如不能及时提交,红旗渠景区建设就不会列入国家投资这个大盘子里。
      要在一个月办理两个国家级手续、三十多种部委批复,如何协调?对于一个远离京城的小小科级单位来说,协调起来堪比登天。机会不等人,时间不等人。红管处知难而进,立即抽调精兵强将,配合各有关局委,跑安阳、跑郑州、跑北京,谁也没有留意起草修改了多少份多少遍材料,谁也没有留意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谁也没有留意赴郑州、北京往返了多少次。在全市各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合力攻坚,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将所有手续成功提交,景区建设项目终于落地生根。
施工难。在整个项目推进中,因工程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参建单位多且交叉作业,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为高效组织施工,红管处实行了“三线联动工作法”:一线是加强协调,并行推进,力保施工的顺畅度;二线是组建跟随团队,针对施工中的“疑难杂症”,及时反馈情况,落实解决问题;三线牵着质量,由质检团队与监理单位紧密合作,把好质量关。2013年3月,在青年洞主入口,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给排水、连线工程运料、景观道路连接等5家施工单位同时施工,由于场地狭小,工序交叉,谁也不让谁,矛盾不断,摩擦频出。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工期,又不能激化矛盾,红管处副处长葛新卫把5家施工队召集起来及时协调,一家一家排工序,依据轻重缓急,错开工序,错开时间,卡好节点,互不相扰。2014年3月,红旗渠纪念馆的工期进入冲刺阶段,遇到了类似问题,同样采取有力措施,圆满解决了这些老大难。
      四是“狠”。 红管处王广周处长常对建设者们说:“先辈们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今天我们建设景区,是为红旗渠增光添彩,是续写红旗渠的新传奇,我们要前对先辈负责,后对后人负责,上对党和政府负责,下对广大父老乡亲和红旗渠的干部职工负责,我们所承建的工程必须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决不允许留败笔、留遗憾、留骂名”。为了这一庄严承诺,红旗渠人秉承光荣传统,肩负责任担当,时刻保持当年修建红旗渠时那样一种实干劲头,那样一种创业激情,那样一种拼命精神,干在实处,抓在“狠”处。
      狠抓质量。工程质量关系到百年大计,必须一丝不苟,落细落小落实。建设红旗渠纪念馆消防池,施工方已经绑扎好了钢筋网,正准备浇筑混凝土,副处长葛新卫立即叫了暂停,经检查钢筋密度不够,于是勒令施工方重新绑扎,并让人现场盯着,直至达到要求。施工建设中,2012年下达返工通知书3份,2013年发出整改通知书4份,2014年虽然工期紧,仍下达整改通知书3份。
     狠抓进度。红旗渠风景区整体升级改造工程从开工之日,就充满了政治色彩,赶时间、赶节点、赶工期,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红旗渠人再苦不言苦,再累不言累,不论“5+2”、不管“白加黑”, 以身作则,拼命赶超,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留下了无数感人场景。
     狠抓成效。布展是纪念馆的核心工程,直接影响景区的质量与成效,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还是慧外而秀中?布展大纲是整个红旗渠纪念馆布展总纲,把大纲打造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马虎不得。在安阳市委和林州市委的直接指导下,时跨7个月,历经10度修改,聚合无数人之创意,布展大纲方才正式出炉。
      要展现红旗渠精神的历史高度和时代厚度,需要充分的历史档案和文物、实物作基础。负责此项工作的红管处副处长周锐常踏遍青山,梭巡于全市偏僻村庄,挖掘那些被时光和风雨剥蚀的碑刻、井台、马车、木桶、驮架、昔日祈雨的龙王庙……。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从社会上征集文物80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文物与实物1500多件,从中选用了1114件;收集照片500多张,从中优选出380张用于展出。2014元月,布展到了最紧急关头,工作人员废寝忘食连轴转。由于殚精竭虑沉浸于工作中,周锐常时常忙得忘了吃药,他的血糖指标也升到了历史高值,用药量由1片、2片再增加到4片来控制,工程完工后体重瘦了10多斤。
      2014年4月5日分水苑开苑运行,5月1日纪念馆新馆如期试运行,凝聚无数智慧与劳动、心血与汗水的升级改造工程基本竣工,红旗渠管理处管理者有太多感慨。
腾飞:标本提升,再创佳话
      随着景区框架的拉大和线路的重组,红旗渠景区也及时推进了标准化服务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启动了红旗渠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标准化景区工作。
      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互联网+实施。建成新版红旗渠景区官方网站;制作完成覆盖66处景点的手机语音智能导游,实现基于地理位置的图片和内容浏览,还可听取专业语音讲解,使游客一部手机畅游红旗渠变成现实;开通了红旗渠景区“情系红旗渠微信公众号;建成实践教育体验场所和研学基地,增加唱红旗渠歌曲、重温入党誓词、看“凌空除险”“铁姑娘打钎”表演、推民工车、打开山锤、抬太行石、看纪录片、吃民工餐等十多项游客教育实践体验活动,让游客在红旗渠旅游真正能“快行慢游”,感悟心灵。
      红旗渠风景区以崭新面貌惊艳亮相,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引来社会高度关注。 2013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第四次莅临红旗渠讲到:“林州人修建红旗渠凭的是什么?就是凭的一种精神、凭的一种理想、凭的一种信念!红旗渠实际就是林州人民的梦。我们现在要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有这种精神。”
       2015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红旗渠考察调研时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县和林县人的,更是属于我们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文化,伴随着DNA一代一代进行传承,我们要从中汲取力量和自信。正是有了红旗渠精神这样的精神信仰,才有我们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成果。”
      红旗渠水利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但实现了“以景养渠”的初衷,使灌区管理摆脱了收不抵支、效益不佳的困境,而且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从小步慢走到超常规跨越发展,为灌区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使红旗渠灌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带动了林州及安阳三产的发展。红旗渠管理处2012年综合收入3120万元,2013年收入3350万元,增长7.3%;2014年收入3750万元,增长11.9%;2015年有望达到5000万元,增长33.3%,是2010年收入的2.2倍。
涅槃:精神力量 永恒动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红旗渠人们则是精神满满,胸怀豪情壮志。红旗渠景区每一大的发展,既是对红旗渠精神的一次大弘扬和深刻体验,又是对红旗渠精神的一场生动实践和延伸发展,更是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续写出红旗渠新的传奇。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红旗渠人并没有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而是坚信“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任何艰难险阻都能战胜,任何困苦劳累都能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敢于创新与突破,争创一流业绩。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要建就要建成最好的”,成为当代红旗渠传人最朴实、最平常的铿镪之言。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今后的工作中,红旗渠人将进一步按照国家水利景区标准和5A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内部管理,大力宣传营销,全面实现红旗渠水利旅游再提升。  
青年洞0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