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5078|回复: 0

山青水秀河美 文化厚重绵长——郑州黄河生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探讨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0

回帖

62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23
发表于 2015-12-30 17: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青水秀河美 文化厚重绵长
          ---郑州黄河生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探讨
                 
一、倚黄河水源,辟山河秀美风景区
郑州黄河生态水利风景区,位于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北临滔滔黄河,南依巍巍岳山。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河之旅的龙头。
景区前身为邙山提灌站,1970年郑州市政府为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的紧张状况而修建,工程历时2年,1972年建成通水。整个水利工程气势磅礴,提灌站前有一个巨大的沉沙池,面积310亩,水面宽阔;提灌站泵房巍峨耸立,墙上书写着毛主席的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几个大字,潇洒矫健,笔走龙蛇;两级提灌,总扬程86米,八条输水管道犹如八条巨龙蜿蜒在山梁上,提水能力10立方每秒;输水干渠总长24公里,渠道通过六条隧道,五座渡槽,三个沉沙池,一百余座桥、涵、闸、坝。现如今承担着郑州市60%以上的生产、生活及景观用水。邙山提灌站建筑已列入郑州近代建筑保护名录。
在此基础上,提灌站将“以水养水,以水养旅游”作为指导方针,绿化荒山,开发景区,抓好生态建设,弘扬黄河文化,使景区初具规模。1981年3月21日,更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至1985年风景区年接待游客达上百万人次。1988年被河南省列入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在1990年代前后景区游客人数出现下滑,但随着景区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从2001年开始游客数量又不断回升。2002年,黄河游览区更名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并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5年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09年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再次更名为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2009年12月31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1年7月被评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并多次被省、市旅游局、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佳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1年11月成为第十一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一员。
二、践行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促景区发展
      几十年来,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发展。
理顺管理体制。经过不断努力和实践,为有效推进风景区管理,我景区管理部门现已成为政府派驻机构,直属郑州市政府管理。
做好旅游规划。景区目前正在编制郑州黄河滨河公园整体规划和国家风景区总体规划。景区资源优势明显,要有科学的、合理的、可行性强的规划,要有强劲的技术力量,要有独具匠心的创意,整合资源,挖掘黄河之美,展示黄河之美,打造黄河品牌,描绘出黄河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蓝图,打造最有黄河气息的主题公园。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理景区。为进一步加强风景区的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了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并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实施,成为河南省第一家出台地方法规的风景区。该《办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为管理机构和执法主体,全面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为景区能够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从而使景区的管理工作步入正规化、法治化轨道。运用综合整治手段,推行防微杜渐保护工程。把提高居民的思想认识、转变其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和谐景区作为减少直至杜绝违章建设、污染环境行为的长期性工作来抓,重视前期预防与源头保护,通过建立引导发展机制,有效解决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帮助和引导地方发展新型经济,合作实施生态保护项目,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靠山吃山”的行为。
提升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我们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增强旅游吸引力与竞争力的基础;旅游是文化的支撑,旅游活动可以催生更多的文化产品,为文化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黄河文化、炎黄文化源远流长,利用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含量,丰富旅游内涵,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课题。我们下大力气实现旅游的文化化和文化的旅游化,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加速发展、融合发展,来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突破”,做大做强景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接待水平。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按照景区规划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功能,使景区面貌有了崭新的变化,每年接待游客量近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对景区交通环境分阶段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游览交通网络;陆续完善了电话和移动电话发射机站,网络信号能够覆盖全部景区;利用国债资金近千万元对景区地下水电管网和线路进行了改造,铺设管道总长度达20公里,改造了变电站和供电线路,基本解决了景区的旅游服务和用水用电问题。
二是精心设置景区标识系统。结合景区的特殊地质条件和景观特点,尤其是考虑景区作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的要求,立足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精心设计,精心选材,精心制作,精心选址,对标识系统进行了高标准改造。新标识在确保经久耐用、美观新颖以及功能完备的前提下,强调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突出人性化设计理念。同时,新标识系统被赋予浓厚的文化色彩,成为展现黄河文化的载体。
三是加大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为总牵引、总抓手、总动力,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推进。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景区入口改造工程。共拆迁面积21632平方米,完成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化等所有工程。入口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后,改善了景区的窗口形象,缓解了进出口压力,旅游高峰期间确保景区出入游客和车辆秩序良好,受到游客的好评。
四是投资1.3亿元完成了星海湖(黄河外滩)一期改造工程,迎涛广场环境改造、星海湖环湖照明设施改造、水源地生态防护、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地改造、西坝头小游园改造、孔雀园拆迁改造等多项工程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观赏内容。
抓好内部管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是兴旅之本。“兴旅之要,惟在人才”,人才是兴业之本,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完善用人机制,把好录用关,逐步调整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改革现有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创造员工进一步深造、提升的公平竞争机会,培养一批有思想、会管理、精业务、敢创新的旅游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
推行目标、业绩、过错“三位一体”的绩效考核工作,出台了周工作计划、重点项目周报和重点项目月例会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景区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确保了景区重点工作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成效,开创了景区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外抓营销,打造品牌。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品牌战略、制订品牌规划、加强品牌宣传、创新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创新促销方式,实现景区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都市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旅游转变,积极培育具有景区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景区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树立大旅游观念。增强全员旅游意识,引导全区职工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和意识,在全区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景区推销员”的浓厚氛围,使游客感受到景区人文环境、旅游服务人员的友好、真诚和热情,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着力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鲜明视觉效果和有效引导作用、具有黄河及炎黄文化特色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毫不动摇地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增强景区发展后劲。开发具有景区特点和体验功能,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园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统筹人水和谐,促进现代水利发展。近年来,风景区以建设水利风景区为抓手,不断加强对核心资源——邙山提灌站的建设与管理,科学利用水资源发展旅游业,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平衡与促进经济发展的矛盾,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实现了多赢。一是加强提灌站供水系统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求,建章立制,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督查巡查机制,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自上世纪70年代提灌站建成后,已实现安全运行四十余年。二是加大投入,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自2002年以来,景区先后投入1.5亿元对水利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工作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水利工程运行更加安全。三是积极开展水利文化宣传,丰富景区观赏内容。将整个供水系统纳入景区观光路线,积极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科普教育,进一步展示水利成就,弘扬和传承水利文化,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欢迎。四是加强对水源地保护,营造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水源地生态防护工程,有效发挥水资源的旅游观光作用,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观光环境。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景区在保证水利工程功能正常发挥、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水资源与水环境,促进自然环境的自我修复,使水利资源得到有效涵养与恢复。同时,景区更因水利旅游,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景区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
三、将生态建设与黄河文化结合,打造生态文明风景区
    由于此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黄土高原的余脉和黄河之滨,土壤贫瘠,风沙肆虐,是省会的一个主要风沙源,提灌站建设之后,可以将黄河水引上了荒山,开始了数十年的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植物覆盖率超过85%,变成了省会郑州的“后花园”和西北部的绿色“屏障”。在抓好生态建设的同时,风景区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上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注重将生态建设和黄河文化相结合,努力打造生态文明风景区。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说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也会缺乏活力,二者互促互进、相得益彰,只有促进二者融合发展,才能加快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两者的双赢。”省委原书记卢展工也曾精炼地的表述:“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
厚重的黄河文化底蕴是郑州沿黄地区的内涵丰富、得天独厚的宝藏。我们景区诞生于此、浸润于此,发展于此,我们特别注意将文化内涵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实行水乳交融,早在2002年,景区制定的发展纲要就明确提出“以黄河文化为主题,以旅游项目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永续利用为目的。”——开宗明义地提出黄河与黄河文化既是我们旅游项目的反映内容、也是反映的形式,将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所选取和反应的黄河文化内容,有历史上的重大题材,有曾经在历史上展示过对人类、对民族有重大贡献的浓墨重彩人物和著名事件及一些重要历史及工程景观,如黄河母亲形象的“哺育”塑像、大禹塑像、炎黄二帝塑像、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铜像以及规划修建周恩来总理抗洪抢险纪念组雕及配套工程、古运河鸿沟遗址、黄河碑林、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暗含抗日历史情愫的“星海湖”等等,这些重大的黄河景观及文化题材与一些错落的、点缀性的景石、雕塑,构成一整套黄河文化画卷。
以黄河为特色的水文化也处处体现有景区景观建设当中,如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分界标志碑、黄河下游堤防工程、万里黄河第一桥桥迹、黄河古渡、规划中的体现大禹治水文化的大禹苑等,以及正在进行的黄河滨河公园的规划建设,都将充分利用和发掘丰富的水文化景观资源。
这种高质量的旅游文化产品,已经很好地、内在地体现了黄河文化的社会效益,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作就是:如何为其定位,如何整合并细化现有的文化产品,使之更好的为游客所喜闻乐见、更便于游客积极参与,促使旅游景区与文化深度融合,使旅游文化产品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郑州黄河生态水利风景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把生态保护建设和黄河文化弘扬展示相结合,既提供了一处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生态休闲好去处,又提供了一处寻根拜祖、体味黄河的心灵依归之所。在这里,黄河、黄土、炎黄二帝“相聚”,让我们知道了:我来自哪里?我是谁?从而思考未来将去哪里?……
1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