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6432|回复: 0

陆浑之水天上来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1

回帖

479

积分

版主

积分
479
发表于 2015-1-27 1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浑之水天上来
作者:静水  本文于2012-5-30 下午 08:55:10发布  共有:529人次关注本文  月赛评论0 /总评论5      
那是一片烟波浩渺的世界,远远望去,但见远山含黛,碧水汤汤。每一次走过那一道风景,我都禁不住心旌摇曳。
其实,很多次与它擦肩而过。从洛阳到栾川,陆浑水库是必经之路。透过车窗,我总是久久地凝视那一片水面,不舍得移开目光。一望无际的碧波,时而浮光跃金,时而静影沉璧。它的静美和辽阔在我的心田驻守下来,起伏成我记忆中翡翠般的湖泊。
此刻,乍暖还寒的时节,我伫立在它的岸边,用手感触着它的体温,凉,且冰。我掬起一捧晶莹的湖水,让一滴滴透明的水珠从我的手掌中缓缓地回归那一片幽绿。眺望苍茫的水面,紫气如琼,波光似练,一种感动如潮般充盈着我的心房,所有的美感与天地融为一体。有斑斓的鸟儿掠过柔柔的水面,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留下娇媚的倩影,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
就像我望不到陆浑的尽头一样,我只能遥想那份久远。这里,当年曾经聚居着一个神秘的部落和国度——陆浑戎国。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但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偏远地区还十分落后。那里的人们以游牧为生,披长发、穿兽皮,野蛮彪悍,经常骚扰周边国家。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后,历史进入东周时期。秦、晋两国为了扩大各自在河洛地区的疆土,同时为抵御南方强大的楚国北进,便驱使原本生活在今甘肃敦煌附近的一支少数民族长途跋涉,迁徙到了伊河中上游,后来名为陆浑的地方。那时,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他们迁居来此后,历经艰辛,站稳了脚跟,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能在蛮荒之地生存下来的民族,并让这块土地充满了生机,一定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他们耕种土地,狩猎山林,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迹。
历史在不断演化中,陆浑戎的存在和发展,引起了周边大国的注视。这个时候,强大的楚国向北扩张,楚庄王在这里“问鼎中原”;公元前525年,晋国进军中原,陆浑戎国渐渐走入历史的深处。她的子民们到底是回归了大西北,还是融化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至今还是一个谜。
历史的烟云云卷云舒,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社会的战乱此消彼长,皆是人的欲望和野心的扩张。而在天地之间能够永恒的,只有这静默的山水、日月和林莽。
陆浑之水,来自伊水上游的桃湾,那里是一个芳菲的梦园。伊水穿越了崇山峻岭,沿着大禹治水所疏通的河道一路东南,泻入陆浑盆地,形成了一湖碧水,让两岸人民乃至河洛地区的人民安享太平,其乐融融。
一艘快艇在我的视线中疾驰而过,在水面上漂亮地左冲右突,平静的水面被犁起一道卷着白色浪花的沟壑,转瞬又合璧般的恢复了平静。这多像历史的车轮,轰隆隆地驶过梦幻般的田园,给大地留下深深的印辙,然后被岁月慢慢地抚平。
此时,想起了古人推崇的两个成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们的老祖先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美德作为处身立世的准则,像水一样,以自己宽广深厚的胸怀,美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面对陆浑这一方如洗的碧水蓝天,令人不禁遐思万千。这里沉寂着一个民族的奋争、欢乐、苦痛、惊悸、自信与尊严,蕴含着福、安、康、昌的普世理念。深邃的湖水之下,不但有众多移民的深深眷恋,还有陆浑戎留下的沉沉叹息。辽阔的陆浑湖畔,一只只飞翔的鸟儿、一行行依依的杨柳、一片片盛开的野花演绎着生生死死的大自然。
登上游船,我迎风依栏,万物似在远去,又依稀近在咫尺。“我”似乎不再存在,已融化在自然之中。波涌万里的湖面上,风云际会之间,似有白驹过隙,恍若前世来生。青山隐隐之中,我仿佛看到,生于空桑、耕莘旷野的伊尹伫立在九皋山上,悠然吟唱着“陆浑之水天上来”的诗篇……

支持本文的评委: slly-fcwhh slly-lzf slly-lhsk
评论人:李耀扬:    评论日期:2012-6-1 下午 09:58:38
好文 !耐品 !
评论人:靳利娜:    评论日期:2012-6-2 下午 07:03:51
开阔、明亮、恬适、自然。赞!
评论人:村姑:    评论日期:2012-6-6 上午 11:37:56
汪洋恣肆的笔法,寥阔深邃的思绪。
评论人:陈兴菊:    评论日期:2012-6-9 下午 10:03:02
真的很优美,既有实景又有历史,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这种文章我已经好久没看过了,呵呵
评论人:平静湖水:    评论日期:2012-7-24 上午 10:47:16
翡翠湖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