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6496|回复: 0

昭平湖历史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1

回帖

479

积分

版主

积分
479
发表于 2015-1-27 11: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昭平湖历史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作者:平静湖水  本文于2012-8-1 上午 08:09:49发布  共有:234人次关注本文  月赛评论0 /总评论0      
              昭平湖历史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作者:赵怀仁
昭平湖,原名昭平台水库。因大坝北端有一山头,据传刘邦在此招过兵,而被后人称为“招兵台”。又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在这里修水库时,为避免国际舆论,将“招兵台”改名为“昭平台”。九十年代为开发水库旅游需要,又将“库”改名为“湖”,故现在称为昭平湖。
昭平湖,座落于鲁山县城西耿集附近邱公城周围的一个盆地上。因历史上山洪灾害严重,而留下了“姑嫂石”(孤峭石)的悲惨民间故事传说。水库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控制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430平方公里的60%以上,库容面积40平方公里。当初设计拦蓄洪水6亿立方米,大坝加高以后,现在可拦洪7.4亿立方米,属于国家级大型二类水库。集拦洪减灾、灌溉抗旱、送水输水、发电供电、水产养殖、观光旅游以及改善环境气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设施。
鉴于淮河流域水灾频繁且面积大,涉及河南、山东、湖北、安徽和江苏五省。解放后一九五O年十一月政务院作出《治理淮河的决定》,一九五一年五月毛泽东主席又发出“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伟大号召。于是淮河委员会(简称淮委)决定,在淮河重要支流沙河(古称滍水)上游鲁山县境内招兵台附近沙河与荡泽河汇合处修建一座拦河大坝,将沙河和荡泽河的洪水拦蓄起来,除害兴利,造福人民。一九五三年开始勘测,一九五六年开始大坝设计,一九五九年开始筑坝,一九六O年开始拦洪,一九七二年南北干渠修成通水。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水库内分布着邱公城、耿集镇、金山环、招兵台、姑嫂石及金山寺、明山寺和关帝庙及三关庙等历史文化遗迹,是一座很值得深入挖掘创新与弘扬的历史文化宝库。
笔者,自幼出生在名为豢龙故里的耿集镇上,并在此生活了十八九年。此间从学校的课堂上、乡亲长辈们的言谈中、和对古典文化的学习中及对历史文化遗迹的走访考察中,我逐渐对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关于昭平湖历史文化
昭平湖的历史文化底蕴很丰厚,大体上可以概括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和君子文化及中庸之道。具体说,有仰韶文化——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和文物;有夏文化——刘累迁鲁邱公城遗址;有周楚文化——有“鲁阳公战韩和挥戈喝令日返三舍”的典故;有墨子文化……在金山环筑阁著经和与鲁阳公对话;有汉文化——刘邦招兵台招兵的传说;有宗教文化——有佛教寺院和道教庙观遗址。此外,还有姑嫂石的传说等。
一、  仰韶文化遗址——邱公城。在今昭平湖中心,有一座时隐时现的高30米,面积30万平方米的土丘,为故国鲁阳的都城故址。据勘探文化层有5米厚,自下而上分为新石器早期、新石器晚期、奴隶社会、汉代等文化层。出土有石斧、石铲、石刀、箭头、研磨石、弹丸、环、珠等。陶器有罐、杯、钵、纺轮。骨器有刀、凿、针、尖状器等。还有铜币、铁铧、房饰砖瓦等文物。
二、 夏文化遗址——邱公城。为尧帝裔孙刘累之故邑。《竹书纪年》载:“帝孔甲七年,刘累迁于鲁县”。刘累是给夏十三代王孔甲养龙的高手,被称“御龙氏”。后因一雌龙死,惧孔甲追责而迁于鲁,即今邱公城一带。刘累为中华大姓刘氏的鼻祖,鲁阳即为刘氏的发祥地。我认为刘累文化应分为三部分。
一是刘累迁鲁后,在大龙山建祠祭尧,追念祖先。因此,后人将大龙山改称尧山。祭祖的意义,在古代称为孝、大孝,为君子之举,也称为贤人。所以被后人敬仰,流传了几千年,成为有文字记载的孝文化的开创者,影响十分深远。
二是刘累迁鲁后,创刘氏祖庭基业,繁衍刘氏后代。到现在成了全中国第四大姓氏家族,海内外人口繁衍到七八千万之多。并且还出现了帝王将相,如刘邦、刘秀、刘伯温、刘镛和刘少奇、刘伯承、刘华清等历代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从汉代起,兴起了汉族、汉语、汉文化,乃至中国的方块字亦冠以汉字名称。这些文化流传了几千年,并且还影响到世界各地。我相信还将深刻影响中国今后的历史发展。可见,其文化意义是多么深远。
三是关于中华民族龙图腾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有仰韶文化时期的贝壳龙,可见中华民族崇尚龙文化的历史很悠久。但最生动的是夏代晚年孔甲时代的豢龙,闻名古今,轰动华夏。总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们崇尚龙,不外两种。一是生物龙,即蛟龙、或蟒龙、或是大鲵(娃娃鱼),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生物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二是文化龙,是我们祖先想像中的“飞龙”在天、或“盘龙”在地、或“蛟龙”入海。总之,是一种象征电闪雷鸣、呼风唤雨、普降甘霖、驱除邪魔,使大地五谷丰登的“吉祥物”,能造福人类的喜庆之物。而绝非西方媒体所恶毒攻击我们的什么“黄龙”、“黄祸”之类的滥言。可惜,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学者和媒体,对中华龙的真正含意对外宣传不够,致使近年来在中国的书报刊上、电视上、广播中关于龙文化的宣传,似乎也销声匿迹了。所幸,最近温家宝总理出访印度,提出“龙象共舞”的命题。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又唤起中华民族龙腾虎跃的景象。笔者以为龙文化的“核心功能”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一种想象力的体现:就是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向自然之神,祈福禳灾,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的期盼,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值得充分肯定与弘扬的健康文化现象,这就是贯穿于龙文化符号背后的内涵。
三、  关于周楚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鲁阳县属楚国边陲,楚惠王派公子宽来鲁阳镇守。后韩军来犯,围攻鲁阳城(邱公城)《元和郡县志》载:“鲁阳公与韩战酣,挥戈日返三舍”。鲁阳公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公子在鲁阳的封号。“其挥戈日返三舍”的故事,见于《淮南子,临冥训》。经陕西师大唐史专家马弛先生考证,其故事发生地并不在今鲁阳镇(城关镇)一带,颇疑刘累所迁居地和鲁阳公与韩国军队——战之鲁阳县治所,即现在被昭平湖淹没的耿集镇一带。笔者与马弛先生同为耿集街人,比他年长十来岁。对乡风乡俗乡情有同样感受。只是知识有差别,认识有高底罢了。他说他在家乡求学时,了解了一些耿集地区的传说故事。他说:“这里一直流传着鲁阳公与韩军大战和夫人抱子殉难的故事。传说鲁阳公在韩军兵临城(邱公城)下时,为避免城破累及妻小,遂将其夫人和幼小的公子,安置于城北附近一座山上观战,并约定:此战成败看战旗,若旗屹立不倒,就意味着胜利在望;若倒,则指战败”。激战中,战旗被马匹趟倒,夫人误以为鲁阳公战败身亡,遂抱子跳崖自尽。恰在这时,天色骤然昏暗,鲁阳公心急如焚,忧虑夫人看不见重新立起来的战旗,用尽全力挥戈喝令落日返回,于是出现奇迹,群山重新明亮,并胜利结束战斗”。我们在家乡时,常听老人讲们说,现在的明山口、明山寺,就是因附近有明山而得名。明山口西边的抱子坡,就是鲁阳公夫人抱子跳崖处,抱子坡名称就是由此而来。抱子坡前有一山岗称娘娘山者,因鲁阳公夫人葬埋地而得名。后来,鲁阳公故世后,也葬与这里。历史记载,鲁阳公葬于鲁阳城邱公城西北数里,即此地,而非现在的鲁阳镇附近。据新编《鲁山县志》载:“邱公城为鲁阳故城,属夏、商、周遗址”。可见鲁阳的故邑乃古鲁县,应当在被昭平湖淹没的邱公城故址上。
鲁阳公“挥戈日返三舍”的故事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充分反映了人们对鲁阳公保卫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被后人称为君子、贤人,受人敬仰。
四、关于墨子文化
墨翟,祖籍鲁阳尧山人,今鲁山县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鲁阳公为同时代人。据传墨子曾在鲁阳故城(邱公城)西不远处的金山环山上筑阁著经。一生与鲁阳公有六次对话,其中有几次就在邱公城里。
根据墨子一生的行为和著作,后人称颂他是:唯物主义的始祖,是平等、博爱、大同的先驱。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科学家和实践家、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墨子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文化具有深远影响,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
墨子祖籍的争论已告一段落,虽然目前尚未最后定论,但凭论据,我们鲁阳派占优势,功夫不会白费,汗水不会白流。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研究的重点必将转向对墨子学术思想的研究,做到古为今用,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战略服务并做出贡献。
五、关于汉文化
招兵台究竟是谁在此招兵,历史典籍没有记载。我作为招兵台附近出生的人,在耿集生活了十八九年(耿集街距招兵台只有二里许的距离)。从家乡老人们传说中,应该是刘邦,而非刘秀。其理由是: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在鲁山家喻户晓,上岁数的人,几乎人人皆知。当时王莽紧跟刘秀其后,经南召县皇路店,到鲁山县现在熊背乡的宿王店,再到瀼河乡的王莽城,过了沙河撵到杨树底村西一个山头时,天色黑了下来,故称黑山头。黑山头即现在招兵台东一里许的杨树底村黑山头组所在地,是鲁山县城到下汤和江河厂的必经之路。刘秀到这里时天已黑了,后有王莽追兵,他哪有时间在这里从容招兵。其二,昆阳大战时,刘秀只有少量兵马守城,并被围困在城内。无奈之下,刘秀带十三匹战马,乘天黑突击重围,搬来救兵,然后内外夹击,打败了十三万莽军,夺取了胜利,成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曾被毛泽东引用过。这个阶段刘秀也没有宽裕的时间,来距昆阳以西100多里的一个山头上进行招兵。鉴于上述两种情况,因此说,刘秀在招兵台招兵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刘邦在此招兵的可能性。
秦末,刘邦曾率汉初三杰张良、萧何和韩信及几十万大军,在鲁阳县沙河南即现在的张良镇一带的村庄驻扎训练,这些村庄包括现在的张良镇(笔者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张良镇党委工作过七八年,才能抽空查看了据说是当年张良住过的村子,即现张西村二组,有20多户人家)的西营现已分为营东、营西和营南三个村子,附近还有纪营村,即当时刘邦手下大将纪信当年住过的地方。张良镇东门外当时有一个村称东营(东营又分为前营和后营),东营以南二里许有一个村叫王营。还有现在属滚子营乡的萧何住过的地方叫萧何村,北边有韩信大将军住过的地方,现在称韩信村。由上述村庄名称为证,说明刘邦确实带兵在此地练过兵,他有充足的时间,亲自或派员打着刘邦的旗号来招兵台招兵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个山头居高临下,树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周围三五里都能看见,况且附近还是过了三鸦路口,由南阳去洛阳的宛洛古道,所以影响深远,还有历史记载,刘邦确曾带兵在张良犨(音chou)城以东,(即现在张官营镇前城后城紫禁城附近,有犨城墙遗址,笔者1955年10月曾在前城小乡蹲点,参与过平整土地,干过平犨城旧城墙遗迹的蠢事)与南阳守将作战,打了胜仗。打通了经方城、南阳、西峡、陕西蓝田、直达咸阳,抢在项羽之前,推翻了暴秦王朝。这就是招兵台远近闻名的原因。此地具有农民起义军的革命意义,所以招兵台久负盛名,也是应有之意。
六、关于昭平湖的历史宗教文化
昭平台水库建库以前,在金山环以北300米处,有金山寺院一座,院内有瓦房20多间,寺内有和尚主持,还有寺产地几十亩。在荡泽河以东明山附近,有明山寺院一座,寺内有和尚多人,规模堪比金山寺大,烟火很盛。在耿集街西寨门路北,有关帝庙一座(1931年已改建为小学校)规模比较大。院内有临街戏楼三间,大殿一座,小院落一座,院内空场面积2000多平方米,瓦房33间,草房13间,另在招兵台二里许,还有三关庙一座,(敬关云长,关平和周仓)。前二座为佛教寺院,后二座道教庙院。
七、关于昭平湖的水文化
鲁山西部山区,属河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几乎年年都有暴雨,隔几年就有特大暴雨降临,形成山洪暴发,沟满河平,河水横溢。有记录是1956年,在县城南沙河段洪水流量是每秒12000立方,河水面宽12华里。解放前1941年的大洪水曾使西山的土门、白草坪、朱家坟和招兵台以东张扒村都遭受严重损失,房倒屋塌、家破人亡,使生命财产损失严重。所以说鲁山地区流传的姑嫂石的故事传说,既是旧社会洪水灾害的写照,又是对万恶的社会制度的血泪控诉,控诉剥削制度下那些官员对人民的惨酷压迫和剥削,不去治理穷山恶水拯救人民。所以说,旧社会的山洪,是灾害水,是苦难水。
而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党中央毛主席和政务院就提出治理淮河的号召和决定。中共许昌地委专署,就动员组织鲁山、宝丰、叶县、郏县、襄县等县的民工,在沙河上鲁山境内的招兵台附近修建水库,1959年开始建坝,1960年开始蓄水,1972年百里长巨龙般的南北干渠修成,通水可灌溉鲁山、叶县、宝丰四五十万亩的农田,并解除了沙河洪水对漯河、周口两市及京广、京沪铁路和沿河数百万群众的威胁。而且水库还具有发电、输水、养殖、旅游和改善环境气候等诸多综合功能,群众高兴得称昭平湖为幸福水。都是老天爷下的雨,却是灾害和幸福两重天,很值得人们深思!答案只有一个,前者是由天灾人祸造成的,后者是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动员组织亿万群众创造的幸福生活。
昭平湖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从总体上看,昭平湖文化意蕴丰厚,价值独特,具有礼仪之道,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的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观。这里既有仰韶文化时代先民辛勤劳动的身影,又有那时人民不断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遗迹。既有刘累尧山建祠祭祖孝贤之美德,又有刘邦率领农民起义军闹革命的精神遗迹。既有墨子的大智大慧,又有鲁阳公忠于祖国致爱致贤的体现。既有宗教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又有昭平湖水文化中值得思考和颂扬的价值。所以说,昭平湖的历史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全国性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现实意义。这里举三例来印证。
一、刘累迁鲁、建祠祭尧祖、追念先帝的事迹,和楚国时“鲁阳公战韩和挥戈喝令落日返三舍”的典故,在历史上从古至今,许多典籍都有记载。从《左传》到《竹书纪年》,从《汉书》到《南都赋》,从唐《难元庆墓志铭》到《水经注·滍水》,从宋《春秋分纪》到《路史·国务纪四》,从明《嘉靖鲁山县志》到清《道光鲁山县志》所有这些典籍都有记载。这说明,上述事实的真实性,而非虚构,说明对后代人民意义重大,而非可以小觑,说明他们的言行,是后人的道德品行人格的榜样,而非没有深远影响。
二、从唐《难元庆墓志铭》中,可以看出,刘累立祠祭尧和鲁阳公挥戈的行动,显示古人的道德力量和他们的人格魅力。难元庆生前以为鲁阳(县)是君子之居,贤人之里。一个出身于少数民族的大官员,不远数千里从三韩(即现韩国)迁来,以作鲁山人为荣。夫妇更能以同坟挥戈之郊,含笑九泉。死后从龙兴县(今宝丰县),移棺鲁阳之张飞沟塬上安葬,这是什么力量吸引他来的,是刘累和鲁阳公的人格力量即道德力量,是他们的孝、德、贤,与君子贤人靠得近些,即使在九泉之下也不忘这点。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在古代邱公城地区的文化力量,影响有多么深远,其意义有多么巨大了。
三、从现代进入21世纪开始,在招兵台刘累墓旁建成的刘苑,国内和世界刘氏代表,每年4月来寻根祭祖已规模化和制度化,范围由国内到国外,人数由少到多,祭祀水平由低到高。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刘氏家族代表们对昭平湖刘氏祖庭的敬仰程度越来越高。寻根问祖的意志越来越坚定,影响越来越大。
如果我们从现在起,进一步深挖龙文化的内涵和墨子文化的丰富内容,以及刘邦的汉文化和水文化、宗教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使昭平湖文化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更加灿烂的文化大观园。
历史是已经失去的人和事的记录。而文化资源,只是先天的优势条件,如没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来推动资源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新鲜的具有时代感的品牌,那么再优秀的文化资源,也只是形同虚设。今天,有关单位组织力量,对昭平湖的历史文化再创新,这种举措实在值得称赞,祝愿此举把我省水利旅游文化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我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支持本文的评委: slly-lz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