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4766|回复: 0

龙王沟风景区独具特色的“三文化”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1

回帖

479

积分

版主

积分
479
发表于 2015-1-27 1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王沟风景区独具特色的“三文化”
作者:南阳龙王沟  本文于2012-7-28 下午 04:07:11发布  共有:344人次关注本文  月赛评论0 /总评论0      
龙王沟风景区
独具特色的“三文化”
宏扬“一分为三”新思维的休闲胜地!
   
     距南阳市中心城区直线距离仅15公里。景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11平方公里,约为杭州西湖水面的2倍。景区从1999年开始建设,2001年9月被河南省旅游局批准为河南省省级旅游风景区。
麒麟湖风景区有着它自身所特有的三大优势,这就是:良好的生态,神奇的文化,上乘的区位。
良好的生态优势
    麒麟湖风景区有山有水、有林有岛、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一块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世外桃源,具有着原始而又纯朴的自然之美、田园之美、“净土” 之美。
   神奇的文化优势
    麒麟湖风景区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它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组成麒麟湖风景区的一湖一岗十二岛所蕴含象征的神奇文化。从另一方面说,还表现在风景区的开发者三中先生自身所创立的一套独特的“三”文化体系。观光游览麒麟湖风景区尤其是凤凰岛景区,您可以看到到处都是“三”的文化、“三”的理念、“三”的故事。第一批开发的近30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三”文化对联;已经建成的近300米长的“三”文化长廊,蕴含了自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以来,至三讲教育、三个代表、三个为民、三个文明的189个“三”文化故事或“三”文化理念。游览麒麟湖风景区,不但能使您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而且能使您在了解、认识“三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三”文化本身所蕴含着“一分为三”“三位一体”“三生万物”“三极之道”的独特而神奇的魅力,它很有可能促使您从现实的“一分为二”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用“一分为三”这个二十一世纪的新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或最高级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审视自然、审视社会、审视人生,进而去发现和感悟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诸多奥秘。
    上乘的区位优势
    麒麟湖风景区离南阳市中心城区仅15公里,距离适中,交通便利,被人称之为“古城南阳的后花园”。它是广大游客休闲度假、游览观光、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个最佳去处。
南阳有个麒麟湖   麒麟湖有个“三文化”
   何谓“三文化”
    三文化是“和合”、“结合”、“综合”、“配合”、“合作”、“融合”的文化。“和合”就是三、“结合”就是三,“综合”就是三、融合就是三。一分为二重点讲分,—分为三强调在分的基础上还必须要讲合。
    三文化是“平衡”文化、“均衡”文化、“稳定”文化。如果说一分为二的“二文化”是打破平衡的文化,那么主张一分为三的三文化就是促使平衡、保持平衡的文化。一分为二侧重讲对立、讲斗争,一分为三强调共同点、讲统一、讲团结、重稳定、重平衡。
    三文化是一种“碰撞”文化、“冲突”文化、“斗争”文化、“创生”文化、“创新”文化、“特色”文化、“超越”文化、“公正、公平、公道”文化。其—,三文化不仅仅讲和合、讲平衡,还同时讲碰撞、讲冲突、讲斗争。事物或矛盾双方之间的碰撞、冲突、斗争本身也就是一种对立面的结合。其二,三文化作为一种“结合”文化或“对接”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创生、创新、特色”文化。其三,三文化作为一种“中道”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超越两极对立,而达到公正、公平、公道。
    三文化是“实事求是”的文化。实事求是本身就是三:客观上的“实事”是一,主观上的去“求”为二,客观和主观统一的结果“是”为三。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要“求’’到“是”。“是”就是三。
    三文化是“沟通”、“融通”、“贯通”、“通达”文化。凡事皆三相通。三就是通,通就是三。因为其一,三常常是矛盾双方或诸方的联系点、共同点、平衡点、结合点、对接点、转化点。缺乏共同点、平衡点等,无论做人做事都不能相通。其—,万事万物都由三要素或至少三要素以上构成,三要素缺一,许多人事就行不通。
    三文化是“适中”文化、“适度”文化、“适宜”文化、“适应”文化,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魂”文化、“条件”文化。三文化不赞成非此即彼,不赞成照搬教条,不赞成抽象真理,只坚持一个“适”字,只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数文化。凡是与数字“三”有关的文化现象、故事、知识、理念、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休系等,都可以称做三文化。
    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现代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同西方入好说“七”一样,中国人好说三、偏爰三。从中国最早的神话传说三皇五帝,到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三家,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乃至当今大力倡导的三个代表、三个文明等,三的文化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三文化是一种“道”文化,“世界观”文化,即三文化本身首先反映的是宇宙大道,是二十一世纪应当大力加以弘扬的新的宇宙观或世界观。根据三文化,世界是一分为三的,太极涵三、三生万物、皆三相通,三而一成。
    三文化是“多”文化、“全”文化、“整”文化,“立体”文化。因为,三涵常代表多数,代表全部,代表整体,代表完整,代表立体。三思维或立体思维乃是二十一世纪最高级的思维方式。
    三文化是“中道”文化、“中和”文化、“中庸”文化、“守中”文化。三即中,中即三。佛家的中道、儒家的中庸、道家的守中,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中正、中和、中观、中行、中立、中介等行为,中极、中间、中性、中层、中坚等状态,统统都是三文化研究的范围。
    三文化是“媒介”文化、“联系”文化、“对接”义化、“关系”文化。男女之间的相识与结合,甲乙双方的沟通与对接,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思想之间的联系或转化,都需要媒介或联系,媒介或联系、关系、对接都是三。
    三文化是“和谐”文化、“和平”文化、“和善”文化、“双赢”文化、“互动”文化。三文化强调在两极对立之间寻找一个共同点、平衡点、结合点,达到和谐、和合、和善状态。主张互动、双赢,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三文化是“成功”文化、“成事”文化、“成人”文化。事成于三,数成于三,三生万物,三成万物。天时地利人和,无论何人要做人做事做成功,都离不开三文化中的一分为三、三而一成之道。
    三文化是“场”文化、“载体”文化、“结构”文化、“体制”文化、“信息”文化、“能量”文化、“工具”文化、“方法论”文化。因为其一,矛盾对立双方只有在“统一场”中、“载体”中、“结构”中,体制中,才能存在,三就是“统一场”,就是“载体”,就是结构,就是体制。其二,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转化都离不开能量、工具、方法等。三就是促使事物转化的信息、能量或方法。
    三文化是“模糊”“不确定性”文化、“变数”文化。在事物中,两种对立或对应如胜败得失、盈亏、荣辱等是既定的。但事物发展的趋势或结果究竟是胜还是败,是得还是失,在某一个时期内常常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是一种变量或变数。这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第三状态。而恰恰正是由于这种“模糊”、“不确定”的第三状态,才使得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精彩,变得如此神秘而富于魅力。
    三文化是一种“临界”文化、“转折”文“循环”文化、“互制”文化、正反合三题合一的“扬弃”文化。因为其一,事不过三。三为数之小终。二通常是事物或数的临界点、转折点。具二,只有三位一体才能构成循环,才能形成互相制约机制。布包锤,锤砸剪子、剪子剪布儿童游戏就是典型的例证。其三,事物的发展通常是沿着正、 反、合的逻辑轨道运行的,而正、反、合三题中的“合”题则正是—种“扬弃”。
    三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颐天应入”的文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型”文化。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合、平衡、适应、适度、适宜、协调、共处、共振、共生、物我相亲、和谐发展的文化,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广为弘扬天人合一的三文化。
   研究“三文化”的意义何在
    能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乃至现代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知识或理念,尤其是能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有助于打破“—分为二”的思维定势,确立一分为三的新型宇宙观或世界观,并善于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即立体思维的方式占创造性地、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利于防止和消除非此即彼、过犹不及的极端行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注重中道、中正、中和、公正、公平、公道等行为,在思想观念上重视中极、中间、中观、中层、中性、中坚等常态。
    有利于我们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重视“媒介”、注重“联系”,把握“关系”。成败得失常在于“媒介”、在于“联系”、在于“关系”。
    有助于我们坚持“和谐”“和平”“和善”观念,“双赢”观念,并善于在两极对立之间寻找一个共同点、平衡点、结合点。
    有助于我们重视“结合”、“综合”、“配合”、“碰撞”等“合”的作用:在“配合”中沟通,在“综合”中创造,在“结合”中成功,在“碰撞”中创新。
    有利于我们探别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平衡规律,确立科学的平衡观:大道平衡。从最终极的意义上说,平衡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有助于我们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牢牢坚持一个“适”字:适中、适度、适宜、适应、适可而止,唯变所适,适者生存,适者发展,适者神圣。
    能有效地指导人们做人做事做成功;并能启迪人们重视“场”、“载体”、“结构”对于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重视“信息”、”能量”、“工具”、“方法论”在事物转化中的关键作用。
    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在许多情况厂“恍兮惚兮”中的“模糊”本身就是一种精彩,“不确定”的“变数”本身就是一种魅力的至真道理。
    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临界点、转折点,并善于运用“循环”和“互制”的原理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天人合一、顺天应人”深刻内涵,在二十—世纪这个新的世纪里,为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坚持“和天和地又和人,共创和谐地球村”的三文化理念,与天地合—,与万物共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